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專家委員會于2016年10月成立以來,受到業內人士廣泛關注,同時也收到許多會員單位希望得到專家指導或合作的訴求。我們將對每位專家進行專訪,本期專訪嘉賓:杭州國控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王建華。
小編:王總您好,目前,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包括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普遍升級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您是如何看待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又存在怎樣的機遇?
王總:從政策層面來說,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事關能源安全、環境保護和產業升級,所以,國家對于行業的支持可以用不遺余力來形容;從消費者角度看,如果不考慮當前動力電池的使用成本、充電的便捷度,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已經是一個非常適合公眾出行使用的產品。汽車從燃油車過渡到電動汽車,其產品本身已經從一個交通工具升級為一個電子產品,從速度、安全性和駕乘體驗都是一個質飛躍,不久的將來,隨著5G網絡的商用,無線信號的時延和斷點將得以消除,無人駕駛將成為現實,電動汽車必將替代傳統燃用車。在這樣一個大方向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前途和錢途一片光明,電動汽車是我國汽車行業對傳統汽車強國的一個彎道超車項目,在技術上沒有太大差距,我們有著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所謂的挑戰,主要還是來自內部,主要是產品的成熟度有待提高。
小編:浙江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也是走在全國前列,您是如何看待浙江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
王總:浙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包括整車生產、零配件、充電設施生產、汽車的租賃、充電設施運營等,不論哪個方面我們都走在全國前列,這主要得益于我省民營經濟活躍度高,創新氛圍好,還有就是投資市場活躍度高,基本上行業內的佼佼者都受到資本的追逐,在技術和資本的驅動下自然有了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百花齊放的景象,相信隨著充電網絡的進一步完善,屬于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的下半場表演將更加精彩。
小編:伴隨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產業也都得到了快速發展,包括充電樁,這是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機遇。但是,我們也發現,其實城市里配備的很多充電樁都會面臨老化或者不能用的問題,您作為行業專家,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王總:充電設施和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戰略的兩條腿,有樁無車或者有車無樁,行業就會成為瘸子,一定走不動、走不遠,當前國家發改委大力推動各省充電設施建設,就是希望給電動汽車的推廣打基礎。當前,不少地方的充電樁使用率低,或者不能使用,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電動汽車的保有量依然不高;二是電動汽車的充電國標2017年1月1日才實施,這個標準需要車企和樁企共同來執行,但當前市場上的充電標準依然不統一,導致樁車不匹配;三是部分充電樁企業為了獲取國家和地方補貼,重建設輕運維。相信隨著行業的發展和監管的完善這個問題會得到妥善解決。
小編:現在很多普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充電問題也是他們比較擔心的問題,要解決消費者的這些顧慮您覺得我們作為該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應該如何作為?
王總:電動汽車的充電設施主要包含私人電樁和公共電樁兩部分。私人電樁一般在家使用,受電力負荷制約,都為小功率交流樁,充電時間較長;公共充電樁都為直流樁,由運營公司投資,充電快但收取一定的服務費。消費者擔心的問題主要應該是充電網絡的便利和完善、費用的高低,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作為,政府要在場地審批、用電審批、補貼發放(也包括電費補貼)等方面給電樁企業開綠燈。企業則要有一個長期投資的心態,在產品質量和服務上做文章,不要片面追求即期利益,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態,播種和收割本不在一個季節。
小編:在去年年中,國控電力首創了銀聯卡消費的充電樁,這在行業來看應該也是處于比較領先的優勢,那么,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推廣上,包括在充電樁領域的發展上,國控電力的優勢在哪兒?接下來,還會有什么新的技術將推廣?
王總:國控電力在充電樁技術領域有一定的領先性,公司是國內僅有的幾家具備歐標、美標充電產品生產和出口能力的企業,在支付領域公司的技術也比較領先,曾被國家級媒體多次表揚。和銀聯共同開發“使用銀行卡付費的充電樁”主要是為了解決部分沒有微信和支付寶賬戶的外地司機充電時付費的困擾,是充電付費手段的一種補充。目前公司的新技術發展方向包括:歐美標充電設施和充電檢測設施的設計和生產,出口歐美對企業來說利潤比較高。另外,我們也和鐵塔公司、地方政府等在多功能樁上有比較多的合作,通俗地說在一個充電樁上可以實現“5G基站搭建”、“路側咪表收費”、“市政設施管理”等多種功能。
小編:接下來聯盟將通過專家委員會為會員企業提供專業培訓,您覺得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包括充電樁領域,哪些方面的知識是目前國控電力或者同類型企業迫切需求的?
王總:就充電樁領域而言,行業的新技術、發展方向、標準的宣貫和研討都是企業關心的。另外行業內的上下游交流也必不可少,在實際生活中,車主的車不能在充電樁上充電,可能是充電樁的問題,但更可能是BMS的問題,交流會推動行業內企業共同進步和發展。
小編:最后我想請問王總,您在工作中、生活中的人生格言是什么?
王總:勤能補拙。相比人類的大腦的開發利用程度,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和學習,實現那些曾經的夢想,也希望自己努力的經歷和結果能感染和鼓舞身邊的人。
專家介紹
王建華,軟件工程、管理學雙碩士,杭州國控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F為中國電動汽車充電技術與產業聯盟理事,被聯盟評為“2017年中國充電設施行業杰出(新銳)人物”。被錢江晚報、浙江省產學研促進會等評為“2017新浙商創業獎”。
2013年,合伙創辦杭州國控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短短幾年時間,公司在金融支付技術、汽車微電子系統開發、電動汽車充電樁開發等領域脫穎而出,是國內僅有幾家掌握歐標、美標電動汽車充電設備技術的企業,受到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等國內知名媒體報道。
長期從事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統、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的研究和開發,曾獲北京發明創新獎銅獎、優秀獎;上海市優秀發明獎銀獎、銅獎;工業設計方面曾獲國家專利局設計大獎等。擁有20多項國家專利。被聘請為中科院汽車微電子聯合實驗室研究員等。